第384章(1 / 2)

长安风流 萧玄武 4047 字 26天前

众人听到这消息,心都提到了嗓子眼!

突破了松州,噶尔钦陵所部兵马就将面对赤裸裸的川蜀州县!

“看来,尉迟敬德多半是老了。”李世民并没有发怒咆哮,只是淡淡的说了这一句,却听得众人心里都凉嗖嗖的。

“陛下……”房玄龄拱了下手,说道,“这也不能全怪尉迟将军。常言道关心则乱,乱则失措。噶尔钦陵在我大唐的疆域里作乱,尉迟将军肯定是既心疼又愤怒,急火攻心之下想要尽快扑灭贼窜,结果欲速则不达。噶尔钦陵则是有备而来加之有恃无恐,反而游刃有余。昆仑铁骑战力非凡,加之人马数量更胜尉迟将军所部,因此战有胜败也是情理之中。”

“打不打得过是一回事,朕气恼的是尉迟敬德和李大亮这一对沙场宿将,居然像两个大孩子似的,被噶尔钦陵牵着鼻子溜来溜去的戏耍!”李世民冷哼了一声,“朕就不明白了,噶尔钦陵一介蛮将鸷居高原,怎么比我们自己的将军还要了解西疆川蜀的战场地形?穿州过县进出自如,比出入自家卧房还要轻松!”

“噶尔钦陵处心积虑预先筹谋,而后以有备攻无备,无外乎如此。”房玄龄道,“微臣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昔日汉之霍去病也正是运用此等战术,在草原上纵横往来大破匈奴。所不同的是,当年的匈奴是游牧人没有城池关隘,噶尔钦陵却是一路摧城拔寨轻车熟路。如此说来,这个噶尔钦陵的确不容小覤,是个难得一见的军事鬼才!”

“玄龄这话说得倒是客观,抛开立场不说,噶尔钦陵的确是个高超绝顶的兵家奇才,他已经将奇兵战术运用到了极致!”李世民点了点头,口上认可眼神却是凌厉了几分,说道,“汉朝时的霍去病横扫匈奴封狼居胥,这本事咱们自己人没学去,却被吐蕃人噶尔钦陵给学去了。好嘛,他这是当着天下亿万子民与异邦诸国的面,在扇朕的大耳刮子!”

“陛下不必如此,胜败兵家之……”

“行了,不用安慰朕。”李世民挥了一下手,问道,“可有兰州与玉门关的消息?”

“回陛下……有。”褚遂良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份军报给李世民,说道,“鄯州江夏王来报,说秦慕白已经收复阳关,并将攻关的数万吐蕃大军一举全歼。”

“哦?全歼?!”众人一起惊咦。

李世民一把抢过来还瞪了褚遂良一眼,“何不早报!”

众臣心中略为宽慰,总算是稍稍放松了一点。连日来尽是坏消息,今天总算是收到一个好消息。同时又有人在议论,兰州内部不是一直兵微将寡了嘛,怎么突然间就能“将攻关的数万吐蕃大军一举全歼”了?

“原来如此!这个薛仁贵,真是一员社稷福将啊!”李世民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喜色,长吁了一口气道,“连日败阵灾厄频频,也就是秦慕白能给朕一点安慰!不错!”

欣慰之情,溢于言表。

看到皇帝露出了一点喜色,众臣心中轻松都发出了舒坦的笑声,唯独褚遂良笑不出来——他怀里还揣着另外一封军报呢,说的正是侯君集与大非川一事,其中还有长孙涣被杀!

这军报,他还当真不敢当众拿出来。否则,这大怒转大喜,马上又大喜转大怒,褚遂良还真就生怕弄疯几个人——还是等皇帝陛下心情稍稍平复了,再密奏他吧!

再者,长孙无忌也还在场呢!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被侯君集杀了……真不知道会怎么样!

这时,一直沉默良久的长孙无忌,说话了,“陛下,微臣以为,噶尔钦陵突袭内地四方为害,闹得虽凶但充其量仍是疥癣之疾——如今他破关南下,究竟要干什么呢?万一他直取川蜀划地为王,或是大肆屠虐我百姓,如何是好?”

“不错,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——噶尔钦陵,他接下来想干什么?”李世民说道。

众臣马上又安静下来。

以谋略见长的房玄龄沉思了片刻,拱手道:“陛下,微臣以为噶尔钦陵不会再继续南下,往益州、成都方向纵深深入了。”

“那你认为,他会去哪里?”李世民问。

“蜀道艰难,噶尔钦陵的骑兵要是杀入蜀地,就算昆仑铁骑再如何骁勇,那也是自寻死路。因为那地方大部分的道路都是狭窄的羊肠山道,步行都难以穿越,休说是骑马。他之所以要急攻松州,无非就是想要破关逃逸。”房玄龄说道,“破关之后,噶尔钦陵大可以取道嘉诚转道向西。松州治下的嘉诚、交川一带本就是氐羌游牧之故地,惯以部落散居城池寡少,极易突破。过了嘉诚一路向西直至金川,沿江北上直至黄河九曲、积石山南麓,可就到了吐蕃的大高原了!如此一来,噶尔钦陵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老巢,如鱼得水。”

“玄龄所论,与朕不谋而合。早在洮州事发之初朕就断定,噶尔钦陵迟早要逃跑。他还没那么傻,当真会直取关中来灭我大唐。”李世民抬起手指着大地图,沿着房玄龄说的路线绕了一圈,重叹一声道:“好刁钻的行军路线、好周密的作战计划啊!这个噶尔钦陵,当真不简单!咱们大唐的君臣将士,居然一并被他如此羞辱了,颜面何存!”

“陛下,他这不是还没逃出去么?”房玄龄道,“相信尉迟将军断然不会轻易纵虎归山。松州一役虽是没能逮住噶尔钦陵,可他毕竟是劳师远征孤军深入,师老兵疲补给不力。只要尉迟将军及时醒悟,不再撵着噶尔钦陵的身后穷追猛打被他牵着走,而是突然挥师转道西北,提前在金川江一带对其进行拦截堵击,也不是没有大获全胜的可能!”

李世民摇头,摆了摆手,“也亏得我们在这里纸上谈兵坐谈容易。真正到了前线,尉迟敬德已经被噶尔钦陵连番戏耍,暴怒之余肯定生怕再次上当。万一他挥师西北设伏于金川江,噶尔钦陵查觉之后不来与他决战,突然调头杀回蜀地,怎么办?”

“陛下所言,极有道理。以噶尔钦陵的作战风格,的确是不排除这种可能。”房玄龄也为难的皱起眉头,“截敌是小,护民是大。如此看来,非但是陛下在长安来不及下诏调兵,就算是尉迟敬德想到了这一点,但他也不敢贸然出击再离蜀地了,就怕噶尔钦陵去而复返为祸蜀中——那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噶尔钦陵,扬长而去了啊!”

“哎!——如此混帐!!”满屋子的人都恨恼的叹气,拍拳跺脚。

李世民的脸色,越发不好看了。他背剪着双手腮帮咬得紧紧,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——“除非平灭吐蕃,不能洗刷今日之耻!”

这时,长孙无忌道:“陛下,微臣从头细想而来,噶尔钦陵突袭内地造此一乱,并非仅仅是为了简单的报仇或是破坏。”

李世民皱了下眉头,“说说你的高见。”

“微臣浅薄,便说说愚见。”长孙无忌说道,“大非川一役,噶尔钦陵损失惨重,吐蕃元气大伤。同时,他本人在吐蕃的名望地位肯定也大受影响。他急袭松州制乱西疆,目的无外乎两个,一是让我们忙于平息祸乱无暇征战,他就能为吐蕃赢得恢复元气的喘息之机。眼下除了诸地州县的巨大损失,不正有数十万难民涌入关中吗?要安置这地灾民、重建受损家园,朝廷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与时间?这就是游牧民族对比我们中原城居百姓的最大区别。他们的家当都能卷上马背随人而走;我们不行,我们有城池、有土地、有房屋,画地而居。”

“说得在理。”李世民点头认可,“噶尔钦陵一路杀人放火刻意制造灾难,让我大唐损失相当惨重。其实,如果是战乱时期百姓们反而不会受这样巨大的损伤,因为他们会有所防范。越是太平时期,措手不及,损失越大。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西疆逃难来的数十万灾民——辅机,安顿灾民的事情,朕交由你来亲自督办。好,你接着说。”

“微臣领旨。”长孙无忌拱手接下了差事,接着道,“噶尔钦陵的第二个用心,很隐晦,但相当险恶——他是要离间我君臣将帅。”

“这一点朕想到了!”李世民接过话来说道,“因为朕的确是愤怒了,不管是对秦慕白、侯君集,还是对尉迟敬德与李大亮。噶尔钦陵料想,只要他得手,完事后朝廷肯定会责罚相关失职人等。首当其冲是谁?——兰州将帅秦慕白等人!他这是要借朕的手,拔取他的眼中刺、肉中钉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长孙无忌拱手一拜,“这或许,正是噶尔钦陵的真正意图所在!非但要拔取劲敌,还要逼我大唐更改针对吐蕃的战略!”

“那他也太小看朕了!”李世民冷哼了一声,说道,“秦慕白是有错,侯君集是有罪,尉迟敬德与李大亮也作战不力值得惩戒,但朕还没有昏庸到那份上——被他噶尔钦陵利用替他杀人,这与‘自毁手足’有何异处?”

“吾皇圣明!”众臣一起唱诺道。

褚遂良却在暗暗的抹冷汗——陛下啊陛下,还有长孙无忌,要是你看到了我怀中的这另一份军报,刚刚这话你们还说得出来嘛?

第469章 玉门雄兵

正月已过,玉门关依旧是鹅毛大雪漫天飞扬,地面积雪三尺。

这里的冬天,格外漫长,而且异常的寒冷。

百里大军营里,将士们每天早晚必做的事情,就是清除积雪。在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一座并不大的山,方圆不过二十余里,已经快要被砍成光头山,山上的树木,全部用来劈柴取暖了。

饶是如此,大军的训练没有终止一日。

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,一个月的苦练,十几万大军的成色无疑上了一个档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