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(2 / 2)

三国旌旗 东方织蛛 3001 字 2个月前

甘宁话音一落,众人齐齐变色,别看甘宁说的好听,其实甘宁的意思就是一个,如果曹操不能在短时间内打败袁绍,咱们怎么办呢?李重现在的形式说句难听的就是困守孤城,袁绍可以很容易就切断李重远征军和后方的联系。

这时众将才发现,他们是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,竟然忘了自己的后路,不过众将的表情随即缓和下来,现在还有弥补的时间,趁着是、漳水还在冰封,可以原路返回涉县的。

李重闻言也心里一颤,他自己也没发现这个问题,心里后怕不已,不过李重依旧装出一副镇静的模样,看了一眼程昱,点头道:“兴霸所言极是,但不必担忧,今年曹操和袁绍必见胜负。”

这不怪赵云等人考虑不周,没有提醒李重,而是李重既然亲帅大军出征,那么整体战略自然要李重拿主意了,众将只管厮杀便是。

除非他们亲自率领大军出征,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。

“嘘……”程昱见到李重说的如此笃定,顿时长出了一口气,作为李重手下的首席谋士,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,程昱难辞其咎。

李重现在也发现了,程昱真不是征战型人才,并不像贾诩郭嘉等人一样,考虑问题的先决条件就是胜负,或者说,这些战争型人才从来都是在战争的基础上考虑问题的,自己也应该找几个专业人士了。

不过李重当然不能承认自己漏算了,反而一副我早有准备的样子,自信满满的笑道:“仲德,我说曹操必然会在今年和袁绍一决胜负,你可知曹操为什么会这么急迫?”

程昱略一思索,便拍手叫道:“我明白了,曹操是因为缺粮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李重一阵大笑,朗声道:“仲德所言正是,曹操早就粮草不济了,听闻有不少人给曹操献计,要曹操会许昌就粮,若不是荀彧勉力筹措,曹操早就让出官渡了。但就算如此,曹操的粮草也坚持不过今年,一定会和袁绍决战的,所以,你们只管静观其变即可。”

甘宁立即点点头,他不知道曹操是否缺粮,但想来不会有假,如此一来曹操还真像粮草所说,必须马上和袁绍决出胜负。

既然曹操要和袁绍觉出胜负,那么自己刚才所提的问题就无形之中被化解了。

曹操若胜,袁绍还哪有心思考虑九侯城这个藓疥之疾了,当然,如果袁绍打败了曹操,定然会直接杀奔许昌,同样顾不上九侯城这个小小的绊脚石。

李子悔能赤手空拳打下一州之地,果真是胆大心细之辈,我甘宁投靠于他也不算埋没了一身本事,想到这里,甘宁立即恭声道:“主公果真智珠在握,深谋远虑,甘宁敬佩不已……”

如果……如果甘宁知道李重也没想到这个问题,所有的结果都是巧合,是运气的话,甘宁都不带多待一天的,立即掉头就走,和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主公打天下,那纯粹就是嫌命长了。

李重闻言很不要脸的一阵大笑,好像甘宁说的是真事一样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众人每日训练兵卒,静等大战到来。

建安三年一月,蓄谋已久的曹操终于放出胜负手,派兵偷袭乌巢,火烧袁绍的粮草。

和历史上一样,曹操顺利的烧毁了袁绍的存粮,趁着袁绍军心浮动,在官渡大败袁绍,袁绍只带着八百精骑逃回河北(黄河以北),剩下的兵卒被大河所阻隔,大多数被袁绍收编。

但官渡之战和历史也有一些偏差,首先就是袁绍的损失并不像历史上那么大,也许是因为李重占据并州,袁绍实力有些削弱,所以袁绍出于谨慎,并没有把兵力全部带过大河,黎阳城内就屯兵三万,其中就有袁绍最精锐的大戟士。

还有就是张合高览并没有投降曹操,而是随着袁绍一起撤回黎阳。

但是黎阳城内并没有多少粮草,袁绍只能向邺城撤退,曹操当然不会放过乘胜追击的机会,收拢袁绍败军之后,尾随袁绍渡过大河,袁绍一直退到荡阴县,终于被曹操追上,双方在荡阴展开一场攻守之战。

此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是这样的,袁绍有兵卒三万人上下,不过除了大戟士,精锐的兵卒不多。

而曹操收拢袁绍败兵之后,兵力达到八万余人,当然,曹操如果将袁绍的败兵全部招降,肯定会超过这个数字,不过曹操不可能让自己的军队中有太多的降兵,那太不稳定了。

所以曹操有计划的招降了一部分袁绍败军,留下大约三万人作为它用,率领五万人马追过大河。

现在李重和曹操的兵力加起来有接近八万人,袁绍在荡阴县有三万人,邺城有三万人,兵力共计六万人,兵力相差并不悬殊。

但是李重和曹操的军队士气正旺,这也是曹操敢于渡过大河追杀袁绍的主要原因,曹操不想给袁绍喘息之机,原因很简单,只要给袁绍一点点时间,以冀州的富庶,招募十万大军易如反掌。

今天拼死拼活的多码了一章,发三章!

第一百七十章胜胜负负

更新时间:2012-09-04

第三更!求收藏啊!

荡阴县内袁绍一脸阴沉的坐在帅位上,一众文武小心翼翼的站在两边,大气都不敢喘一下,现在袁绍正在火头上,谁也不敢触袁绍的霉头。

袁绍现在很为难,他想回兵邺城,回兵邺城并不是应为荡阴县缺粮,袁绍一点也不怕缺粮,粮食没有了,不是还有……人肉吗?

主要原因是荡阴县这破地方根本就不能久守,根本就驻扎不下三万大军,再加上数万居民,那真是接踵摩肩,曹操随便弄个投石机,一颗石弹下来,都能砸死好几个人。

但是、回军邺城那是那么简单的,荡阴县到邺城要有一百多里的路程,这还是直线距离,更重要的是这条道路比较平坦,极其适合骑兵作战。

袁绍如果敢离开城池的保护,光是曹操的五千虎豹骑就能将袁绍的三万大军一网打尽。

必须要说明一下,袁绍不是舍不得这三万大军,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,可是丢了这三万大军,就算袁绍轻骑跑到邺城,还拿什么守城呢?曹操和李重加起来有八万大军呢,难道还能指望邺城的两万老弱病残?

想要指望邺城的审配袁尚出兵接应也不现实,袁绍虽说不怎么看得起李重,但他也知道,不能指望邺城的两万二线军队能和李重抗衡。

所以想要安全的回到邺城,还要靠自己。

想到这里,袁绍沉声问道:“诸位,大家说说现在该如何破敌?”

袁绍用悉翼的目光看了一圈,却发现没有一个人答话,不免心中气闷,正要再问一遍,就听到鞠义高声道:“现在有什么办法呢,本来就不应该渡河攻打袁绍的,依我看还是固守荡阴县,派人去找援兵为上。”

“哼!”袁绍冷哼一声,怒道:“鞠义退下!再要多言,定斩不饶。”

鞠义也不争辩,只是冷笑一声,退了回去。

鞠义这么做是有原因的,说起来鞠义这个人很有能力,一手调教出来的先登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,当年界桥之战要不是鞠义全歼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,袁绍能不能击败公孙瓒都不好说。

按照鞠义的功劳来说,他的地位应该在颜良、文丑、张颌、高览四人之上,但实际上,鞠义的地位远远不及上述四人,原因很简单,鞠义这人恃才傲物,而袁绍这人又有些任人唯亲,所以要袁绍很看不上鞠义。

不过鞠义这人确实有些战略眼光,这次南征曹操,武将之中唯一表示反对的就是鞠义。

而文官之中,表示反对的就是沮授和田丰,田丰还在邺城的大牢之中,沮授却被曹操处死了。

鞠义这个人虽然高傲,但也是有朋友的,比如说沮授,二人都是冀州降将,本来就有些交情,再加上都有些才气,对军政大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人慢慢变成挚友。

这次沮授被曹操处死,鞠义就十分悲痛,同时也憋了一肚子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