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八章 减刑(下)(2 / 2)

神工 任怨 1127 字 21天前

从毕业后到现在,郭泰来基本上都是在复制未来梦境中别人的东西,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改良创新,但也基本上都是在有实物的基础上。

并不是郭泰来不愿意直接拿出来一些更超前的科技,而是工业科技发展有其自然规律,在某些基础研究没有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,就算是有再超前的科技,恐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。

比如说材料,如果不是郭泰来从陨石坑那边发现了一块陨石,李雨竹从中找到了一些耐热耐磨合金的配方,到未来的十几年里,汽车发动机都还是铸铁和铝合金的天下,而现在,最高档的汽车发动机必须是特种合金的。再比如说石墨烯,没有先发现石墨烯并且发展出制备石墨烯的理论,拿什么研究?

另外就是设计思路,生产使用过程中沿途的积累,有些时候其实是没有捷径的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英国的斯贝发动机是六十年代的产品,华夏七十年代引进,可整整三十年过去了,在有实物有基本技术资料的情况下,依旧还没有完全吃透。这时候郭泰来拿出来一个更先进的发动机,国家就能立刻掌握了?

之前郭泰来一直在做的,其实是在提升整个产业结构。比如超高精度的数控加工中心,比如正在进行的lodtm这些都是。当基本的精加工手段整体提升之后,那么相对应的各种高精尖的设计和制造也会接踵而来。当然,和水木大学一起把这些东西做起来,不会引发什么别人的不满,个人总是在各个方面出风头,的确是很不好。

军工系统同样如此,至少现在的军工系统,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大锅饭的状态。在正义坊科技这条鲶鱼的影响之下,从用人机制到产品质量,各大军工企业都在奋起直追,补以前几十年的课,还以前几十年的欠账,形势一片大好。

算了,已经这样了,那就将错就错吧!眼下要做的,就是赶快把lodtm完工,这个完成,带动的可是一批产业的提升。不说芯片制造天文观察这么高大上的产业,光是狙击步枪的瞄准镜,也能产业化的提升很大一个档次。

消除温度影响整整等了一天,厂区的恒温装置打开就没有停止过。等到足够的时间,再去测量的时候,依旧还是极致精准。这一手装配的功夫让那一群老师傅们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没办法,别人装配的时候需要随时测量,到了微调的时候,每一个动作之后都要精心测量一次,而且高精度测量的工具并非一根尺子或者一个水泡水平仪那么简单,光是体积重量就得让几个人头疼,哪像郭泰来这样,双眼就是最好的测量工具?测量的效率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。

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安装,每一项都要耗费一天到两天的时间,还好厂区这里恒温二十度,否则的话,七月份的天气郭泰来这种胖子能热死。那些装配工程师们光是记录的本子就写了厚厚一大摞,录下的视频刻满了数百张光盘,每天等待消除温度影响的等待时间里,他们都是在狂翻狂看。钻研的劲头让郭泰来都佩服不已。

有这样的产业工作者,只要有条件,产业想不腾飞都不行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