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4章 坐地起价(1 / 2)

撼唐 一包黄果树 1846 字 4小时前

“陛下,这可不关我的事情呀!”听到杨侑怒气冲冲的询问,房玄龄心中一惊,急忙说道,他可不想像盛彦师一样,被割掉两只耳朵。

“房玄龄,你是李渊的正使,而盛彦师是副使,盛彦师刺杀于朕,你敢说和你没有关系?你扪心自问,这合理吗?”杨侑冷冷地看着他,手中拿着匕首,刀尖上一片殷红,鲜血正沿着刀尖流淌,逐渐形成血滴,血滴逐渐变大,最终啪的一声,落在木板上,四处飞溅开来。

房玄龄闻言,一阵郁闷。杨侑虽然手段狠辣,但他不得不承认,这一次杨侑动手,有着足够的理由,就算是杀了自己和盛彦师,李渊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抱怨。

房玄龄的脸一会红了,一会铁青,在数息之间,像变色龙一样变幻了几次颜色。在这一瞬间,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,就在他迟疑的时候,盛彦师在地上哼了两声,他低头看去,盛彦师一只手捂着一个伤疤,但是血如泉涌,根本捂不住,鲜血染红了他的双手、衣襟,显得很是吓人。

“房玄龄,朕这么晚了,还召见两位,商讨赎回李元吉一事。朕如此不辞辛劳,难道两位就是这么对待朕的吗?难道此事是朕求着你们不成?!”杨侑抢先出口,占据道义上的优势。

房玄龄愣了一愣,看见杨侑中气十足的模样,却不知道如何反驳,腹中咕咕叫了几声。“陛,陛下是宽容大量之人,还望恕罪啊!下次不会了!”

“下次不会了?你是说还有下次?”杨侑眼睛一瞪,目光似刀锋,扫过房玄龄的身上。

房玄龄身子一抖,连连摇头,道:“陛下,我的意思是大唐对陛下是友好的,这一次,我是带着友谊而来,是为了两国的安宁而来,希望两国的友谊像滔滔的河水,连绵不绝。”

杨侑扫了他一眼,冷笑一声,道:“这话,是李渊说的?”

“陛下英明,这是我主临别之前,千叮万嘱之言。”房玄龄脸上堆起了笑。

“嘿嘿!”杨侑笑了,这个房玄龄,果然堪比岳不群啊,一张脸如同城墙一样,厚的吓人。杨侑正要说话,盛彦师躺在地上,呻吟道:“这个仇,我一定要报!”

杨侑冷冷扫了他一眼,冷哼一声道:“盛彦师,当初你献出了澄城县,后来李渊屠杀满城百姓,作为澄城县父母官的你,究竟有没有半点愧疚之心呢?每个晚上,你是否有无数的冤魂来找你索命?!”

盛彦师的耳朵虽然被割断,但杨侑严厉的责问,让盛彦师的脸瞬间变白了,这是他人生的最大污点,整个澄城县一万多户的百姓,全部成为败军的刀下之鬼,当时的他,的确是非常心疼的。可是,随着时间的流逝,在他心里的内疚渐渐消失了。

如今,杨侑突然提出来,触动了他内心的不安,一时间,仿佛有无数个冤魂在他眼前晃动着,找他索命。盛彦师大叫了一声,又吐出一口鲜血,就此昏迷了过去。

杨侑厌恶地挥挥手,拉动了门铃,脚步声响起,几名侍卫进来,将盛彦师像一只死狗一样拖了出去。地面上,依旧残留着血迹,还有浓浓的血腥味。

杨侑毫不在意,走到了软软的椅子边,舒服地坐下,端起茶水十分悠闲地喝了一口。

房玄龄的肚子咕咕叫了两声,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着肚子,想了想,还是鼓足了勇气,道:“陛下,赎回齐王的事情……”

“现在还谈什么齐王的事?”杨侑冷笑一声,刀锋似的目光刺的房玄龄身子一颤。

“盛彦师行刺于朕,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吗?”杨侑冷声,他并没有想到盛彦师这厮竟然会做出这种行为,恰好让自己抓住一个极佳的机会。

房玄龄暗暗叫苦,心想盛彦师你是疯了吗,竟然脑门一热,做出这种事情,以至于主动权尽失。但他浑然没有想到在盛彦师动手的一瞬间,他也心动了。

“这、这个……”房玄龄一时之间,不知道怎么回答,关键是此人的身份,怎么赔?杀掉盛彦师?就算杀掉盛彦师,也无济于事啊,隋帝代表着大隋的脸面,是大隋的象征,同样的,作为大唐使者,无论是他房玄龄还是盛彦师,也代表着大唐的脸面。

在两国交锋的情况下,谁低头谁就落了下风。而偏偏如今大隋掌握了主动,大唐处于劣势,在这种情况下,房玄龄更是觉得难做。

“这个什么?难道朕刚才受到袭击是假?房玄龄,你代表李渊而来,到底有没有诚意?还是说,李渊根本不想赎回李元吉,既然是这样,朕就砍了李元吉的双手做花肥!”杨侑继续说道,声音渐渐提高,显示出他非常愤怒。

房玄龄大汗淋漓,身上的衣裳已经能滴出水来,可是他浑然未觉,一心想着怎么办。

要平息隋帝的怒火,必须要让隋帝解恨,既然隋帝没有立刻杀死盛彦师,而是割下了盛彦师的双耳,这证明隋帝不会杀盛彦师。

房玄龄的大脑就像劲风刮动的风车,在快速地转动着,突然,他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,那就是送美女。

隋帝化装为易公子,要了不少美女,证明他是好色之徒,房玄龄想到此,陪着笑,道:“陛下,为了表示歉意,我代表大唐送陛下五十名美女,绝对的冰清玉洁,都是处子之身。”

杨侑冷笑一声,道:“怎么,朕是叫花子?”

房玄龄连忙摇头,道:“陛下,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的意思是……”

“朕不管你什么意思,没有万金,没有二十万石粮食,没有五百匹战马,朕的这个仇,就一定要报。”杨侑冷笑了一声,走出了书房,几名禁军士兵跟了过来,房玄龄犹豫了片刻,紧紧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