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1.意料之内(2 / 2)

神州雁回 且歌且行Y 1708 字 23天前

南宫定康已经很久没来京城了,记得上次好像是几年前,陪着周棠回娘家。这次若不是郭氏突然寄来封邀请信,他也不会来。毕竟快过年了,家中女眷早忙的脚不点地,他这一出门,周棠都有些微词,还要准备开祠堂祭祖,好在南宫璞顶事。无论如何,腊月二十之前是一定要到家的。

与郭氏之间,在南宫定康看来早就成仇,再加上那桩玉林卫劫案拖了好几年,南宫定康从未认过赔,但京中似乎也没有过激的举动。大家都觉得或许被杨忠义骗了,所谓京中贵人,怕也不是什么贵人,可能根本没所谓‘京中贵人’。从此后,各自做各自的生意,谈不上老死不相往来,但也差不多了。

不过,过年前能让南宫定康赶来京城的关键并不是郭氏,而是那封邀请信的落款中有个名字‘江舜臣’,原宣大总督江东之子。

其实,南宫定康与江东不过几面之缘,但北面四堂的设立,却是他一句话。

记得南宫定康接手南宫氏族不久,迫于生计,走私鞑靼,居然糊里糊涂的撞到当时还在兵部供职的江东手中。

他给南宫定康二个选择,一、没收所有物资,所有参与人员,包括家主,全部定罪、下狱。二、只要不运违禁品,都可以放过。但一年内南宫氏必须以募兵的形式,参与山西境内各卫协防,当然自行解决军费。若不成,连本带利、抄家灭族。

南宫定康选了后者,可是当时哪来这么多钱招兵卖马,不得已只有自己上。这二年里,包括自己、柯世成在内的好些老兄弟,谁没杀过鞑子?!最无奈的是,还不敢和家里说。

当然,后来才知道,那时的江大人是诓了他们,以他的职责,哪里管得着宣大。但,南宫氏北面四堂却是建起来了,越来越精良的装备、训练有素的将士,与大明正规军相比,只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那时候,两任宣大总督都是有勇有谋,一个是江东,而另一个就是杨博。至少,早年南宫定康参与的几次战斗,几战全胜。不过,这样的募兵全山西不止南宫氏一家。于南宫氏而言,凡有战事,随召随到。自此后,没了大同右卫一围半年之事。

可惜,去年,江东大人过世。

虽然江大人真没收过贿银,但说出去又有谁信?所以,南宫定康为了避嫌,葬礼过后,才去了朝城拜祭。去了之后才知,这位前南京兵部尚书、宣大总督,早传下家规——不置田产,家中仅靠他俸禄生活,清贫如故。

唉,世事无常。江大人还比自己小一、二岁吧。走之前,南宫定康留了一千两银票,并与其子江舜臣交待不论有什么事,都可来平阳找他。不过,一个月后,收到其遗孀江夫人退回的一千两银票。

**********

南宫定康一个人在京城的大街上闲逛,这次连郦松然都没带。倒不是不愿,而是他还领着铁刀堂堂主之职,在征得南宫定康同意后,去了荆州。

原本还挂着南宫瑾迟迟没消息,好在,临出门,收到萧练送回的信。但信里只有一句话‘土默川有要事,暂不能回。’又是不能回!快过年了,他好像根本不知道,春节就是要一家人团团圆圆、齐齐整整的。

见萧练身边还跟着一个少年,但那少年只说自己叫‘小鸽子’,然后问什么都不知道;至于萧练,除了急着要执行二公子命令,其它就闭口不言。南宫定康并没为难他们,甚至暗中还派人保护,直到他们到了兖州济民堂。

原来阿瑾还有封信是写给孟宪的。让南宫定康心中泛酸的是,那封信明显比给自己的信长的多。不过,也只说这二位少年是自己表弟,请孟宪收留、照顾。他没说真话,让南宫定康好过些。

和郭氏约的是晚上,虽然本就没急着赶路,但到京城还是早了。于是,南宫定康这么多年来,第一次一个人漫无目的的逛着街。

“前头,可是平阳南宫世伯?”

南宫定康回头,见杨俊远微笑上来,愣了愣,“原来是杨公子,好巧。”

“不是巧,小侄本就想找个机会与南宫世伯见面一叙。这次来京城与父亲团聚,正好四哥在锦衣卫谋了一职。”杨俊远上前,虽然笑的有些腼腆,但三言两语将情况交待清楚,“小侄知世伯晚上有约,特意早些来等世伯。”

南宫定康微微一笑,他的话里倒真说明了很多问题,“既然如此,麻烦杨公子找个方便说话的地方?”

南宫定康对他的态度是,不拒绝,也不想太热络。毕竟之前阿瑾说过,这人看不透。特别是柳壹的事,若不是他给了便利,就没有证据证实,却又同意了事后的处理方式,不然绝不可能以和平结尾。难道真是对柳壹情深,想得到她?可惜连阿瑾都不信。